| 接收调剂专业名称(代码) | 英语 | 政治 | 数学 | 专业课 | 总分 | 
| 材料科学与工程(080500) | 38 | 38 | 57 | 57 | 273 | 
| 新能源科学院与工程(0805J5) | 38 | 38 | 57 | 57 | 273 | 
| 材料工程(085601) | 38 | 38 | 57 | 57 | 273 | 
| 化学工程(085602) | 38 | 38 | 57 | 57 | 273 | 
| 清洁能源技术(085807) | 38 | 38 | 57 | 57 | 273 | 
| 储能技术(085808) | 38 | 38 | 57 | 57 | 273 | 
| 接收调剂的专业(代码) | 拟接收调剂生的数量 | 调剂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专业(代码)要求 | 调剂生所学或毕业的专业要求 | 
| 材料科学与工程(080500) | 7 | 材料科学与工程*(080500) 化学工程与技术(081700) 冶金工程(080600) | 材料科学与工程*、金属材料工程*、功能材料*、材料化学*、材料物理*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、冶金工程、化学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复合材料与工程 | 
|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0805J5) | 8 |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*(0805J5) 化学工程与技术*(081700) 材料科学与工程(080500) 环境科学与工程(083000) |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*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*、储能科学与工程*、化学工程与工艺*、应用化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 | 
| 材料工程(085601) | 12 | 材料科学与工程*(080500) 材料工程*(085601) 化学工程*(085602) 冶金工程*(080600) 化学工程与技术*(081700) 清洁能源技术(085607) 储能技术(085808)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0805J5) | 材料科学与工程*、金属材料工程*、功能材料*、材料化学*、材料物理*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*、冶金工程*、化学工程与工艺*、化学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应用物理学、物理学 | 
| 化学工程(085602) | 8 | 化学工程与技术*(081700) 化学工程*(085602) 环境科学与工程*(083000) 环境工程*(085701) 材料与化工*(085600) 材料科学与工程(080500) 材料工程(085601) | 化学工程与工艺*、应用化学*、环境科学与工程*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 | 
| 清洁能源技术(085807) | 10 | 化学工程与技术*(081700)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*(0805J5) 环境科学与工程*(083000) 清洁能源技术*(085807) 化学工程*(085602) 环境工程*(085701) 储能技术*(085808) 材料与化工*(085600) 材料科学与工程(080500) 材料工程(085601) | 化学工程与工艺*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*、储能科学与工程*、环境科学与工程*、应用化学*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| 
| 储能技术(085808) | 5 |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*(0805J5) 化学工程与技术*(081700) 化学工程*(085602) 储能技术*(085808) 清洁能源技术*(085807) 能源动力(085800) 材料科学与工程(080500) 材料工程(085601) | 储能科学与工程*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*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*、化学工程与工艺*、能源化学工程*、化学、应用化学、能源化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能源与动力工程 | 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913号
                  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1913号